首页 资讯 科技 财商 汽车 家电 文娱 生活
首页 > 财商

麻烦一下,请别再教我们怎么花钱了

2024-01-08 作者:英福

点击蓝字“听三哥说”关注我吧~

前几天白岩松主持的一场节目,就内需和消费的问题,和专门请来的专家做了“详细”的对话交流。

白岩松提了一个问题:“王教授,你看啊,一说到这个促消费,老百姓马上第一反应肯定是“我没钱,你得让我钱多一点,我才能消费啊”。

还有一个是,有钱,他也不敢花,不愿意花,您怎么看待这两种因素,让人有钱,让人愿意花钱?

面对白岩松的提问,王教授给出了总结为三点的答案。

第一,“对于钱少不够花的呢,我们更重要的是通过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来让老百姓的收入能够得到稳定的增长”。

第二,“对于钱少不够花的呢,我们更重要的是通过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就业”。

第三,“对于有钱不想花,是跟老百姓的这种信心、预期,和他这个消费能不能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专家这三点说的不对?

对,但对的有点太笼统了,这话随便找个稍微关心经济新闻的人,大致上也能给你说个七七八八。

其实当看到白岩松老师的眉头一皱,我就多少有点绷不住了,因为我知道那副忧国忧民的面孔马上又要出现在显示器上。

我一直觉得,白岩松在节目上那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表情是不是可以适当淡化一下?

倒不是说这类表情不好,而是你这么忧国忧民的表情之下,最后和所谓专家讨论的问题,实在是有些过于不搭。

本以为皱着眉头,是要来一番唇枪舌剑,辛辣且直接的问题会像炮弹一样不断的飞出去,而专家则能一次又一次完美漂亮的化解,继而给出一个个起码让普罗大众听的明白听的懂,且还有深度和数据的较为“完美”的答案。

而现实的结果却是,眉头的确皱了,问题除了那一个“如何解决有钱的老百姓有钱不敢花,不愿花?”有点那么一点点力度之外,其他的可以说淡如白水。

基本上整场谈话,就是提问者给回答者在递梯子,然后者顺着梯子往下滑。

主打的是一个配合愉快。

1

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这话的对应面应该是,为什么内需总是为什么刺激不起来。

我们知道沾了水的海绵,在经过用力挤压后,就会流水,挤压的力度越大流出的水越多。

这个现象很常见,但想完美复刻这个现象,只是单纯的用力挤压海绵还不行,因为这里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水。

海绵能被挤出水的前提,那就是海绵本身需要不定期的吸入水分。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海绵内部锁住了一定的水分,也只有这样用力的挤压才会能让水重新流出海绵。

所以,如果反复通过各种方法挤压海绵却发现一点水都没流出的时候,建议不要总是在力度或者挤压的方式上找问题。

看看是不是忘记让海绵吸水了。

没有水的海绵,别说用手挤你就是压路机去压,它除了会变形之外,一滴水也不可能给你渗出来

内需为什么刺激不出来,大致原因就在这。

个体们的钱包不像日本漫画哆啦a梦肚子上的那个拥有无数道具的次元袋一样,有着无穷无尽的可支配资金。

钱包里的钱,是有限的。

所以如果想让个体的钱包达到一捏就出“水”的效果,那就得让个体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加大增长幅度,而且这个增加的速度还得快一点。

但就当下的趋势看,M2增量维持在高位,但个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借贷却依然不活跃。

11月的数据,M1和M2的剪刀差已经进一步扩大到8.7个百分点,显然货币增速虽然保持高位,但是愿意把货币借到手的企业却还在减少。

企业如果对未来经济发展看好,那么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增加投资需求抢占更大市场,简单说就是愿意借钱把生意做大。

反之,如果企业融资需求持续下降,那最有可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对未来经济回暖的速度并不看好。

从M1和M2的剪刀差继续扩大的现象来看,已经出台的100多条鼓励民企的政策,显然并没有给民企这个借钱去拼搏一把未来的信心。

而企业投资的减少会引起一连串经济热度上的收缩反应,具体到个体身上,就是工资性收入增速会“稍微”打一些折扣。

钱包流进去的“水”大概率是要少了。

2

但按道理说,就算流进去的水少了,到底还是流了那么一点,为什么刺激内需的“大手”,就是挤不出钱包里水呢?

因为钱包里仅有的“水”是有限的。

既然是有限的,那么花销一定是有计划的,如同老话说的一样,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所谓算计,无非是计算生活的成本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这些包括且不限于医疗、教育、养老、工作稳定性、未来收入预期增长性等等因素。

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让个体在每次有消费冲动之前,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一个问题。

这个消费值不值得,这个钱该不该花,然而在大部分时间思考后得出的结论都是,这个钱还是省了吧。

于是,内需不振。

所以如果想让刺激内需的政策“掷地有声”,让个体闻风而动,听见政策就花钱看见文件就消费,那么在个体收入上涨“暂时”无法加速的情况下,就请先消除个体这些“计划和顾虑”。

还是我之前在文章里提过的,增加社会福利保障力度,编织一张可以为绝大部分个体兜底的福利大网。

让所有个体都知道,背后有一张强有力的“大网”在罩着他,钱自然就花出去了。

其实话说回来,真做到这一步,又哪还需要什么政策去刺激内需和消费呢?

兜底的网都制作好了,花钱消费享受这事,难道还需要让人督促和教育吗?

不过很显然,白岩松和专家,都没有就“老百姓有钱不敢花”的问题深入讨论下去的意思。

他们既不提流入钱包的货币是否变少,也不提在不增加收入的情况下,怎么用其他福利保障来尝试增加消费动力。

两个人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对一些问题做到了浅尝即止。

不得不说,整场节目在近乎于车轱辘话的一问一答中,主持人和专家的分寸感还是把握的很好的。

3

看完节目,我觉得白岩松对面那个专家面对这种稍微有那么一点“愣头青”式的提问,其实也挺难受的。

学术有研究,但解读有纪律,我们的专家不管是哪个学科,研究的是哪个领域,但是有一条还是很清楚。

那就是很明白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样问题,需要做出什么样合适的解读。

但显然,白岩松的问题提高了专家说出符合当时场合的那种合适“解读”的难度。

其实我一直以来是不太相信这些科班出身且多少深造过一些的专家,是真的不懂自己的专业领域。

相反我认为相当一部分专家,不敢说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多大的学术建树,但把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问题给普通观众讲清楚说明白,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解读,这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专家们(经济专业属于高发区)在涉及到自己学科的问题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有东拉西扯的,有绕来绕去的,有避重就轻的。

专家们仿佛化身为一个个训练有素的枪手,明明有击中靶心9环甚至10环的实力,但却总是在4环或者5环上晃悠。

虽不至于脱靶,但这个明显和实力不符的成绩,显然是达成了一种高度的集体默契状态。

所以有时候明明一通大白话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专家却拐弯抹角斟词酌句的变成了让人难懂的谜语人。

专家一大堆话绕来绕去,再夹杂着玄而又玄的的词语,好像把问题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听专家话的观众落得个满头问号,专家则圆满完成回答任务,最终节目也精彩完播。

双赢,多好。

所以,建议以后主持人也不要问专家过于“直白”的问题,免得搞的专家不好回答,观众又听的云里雾里。

大家都挺累的,问点轻松的,愉快的,这不皆大欢喜了嘛。

就这样。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4 吉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内容相关请联系Q:230098551